10月18日上午,備受矚目的大會在北京開幕。在大會長達3個半小時的報告里,提到了大家關心的住房問題。
根據新華社“受權發(fā)布”的電稿,在談到民生的一節(jié)里,報告這樣提到了樓市: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strong>
據“中青在線”報道,當領導人說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時,全場長時間響起熱烈掌聲。隨后,在提到“住有所居”時,現場再次響起掌聲。由此可見,大家對住房問題的關注和民心、黨心所向。
乍看起來,這段話跟以前的表述沒有什么區(qū)別。但細讀起來,還有能發(fā)現很多新意。
1、“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這句話不算新。但正式寫入“大會報告”,還是意義重大的。因為“大會報告”是當今中國政策表達的最高規(guī)格文本,至少指導下一個5年,甚至更長時期的工作。
2、“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這句話值得細品。
首先,它沒有提到“長效機制”,而是用了“住房制度”,意思基本相同,但表述方式是新的?!凹涌旖ⅰ?,顯示出問題的急迫。
其次,這項制度包含了“租售并舉”,以及“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等基本概念。“租”被放在了“購”之前,說明當前突出的重點、政策的導向是“租”。“多渠道供給”,意味著商品房、政策性住房和集體土地入市將多路并進,不會偏廢。在當前情況下,顯然要突出的是后兩個渠道。
此外,還使用了“保障”這個詞,說明住宅不完全是“商品屬性”。換句話說,政府認為房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必需品,在出現嚴重供需矛盾、價格飆升的時候,政府的責任在“保障”。所以,政府管制是必須的、合理的。
3、最后一句是“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是一個重要的政治承諾。這里面突出了“全體人民”,告訴我們住房作為“生活必需品”的屬性是不容質疑的。“住有所居”,重點在“居”,它的含義包括“租”和“購”。并沒有承諾“大家都買得起住房”。
總之,從報告使用的措辭看,黨和政府越來重視住房問題,把住房的性質很大程度上定位為“生活必需品”,視為保障人民“生存權”的重要內容。通過“大會報告”做出了一個承諾——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而且,將把租賃住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預計未來圍繞著住房租賃,將在金融、稅收、產業(yè)等政策上給予重要支持。正因為如此,今天市場上“租房概念股”出現了顯著上漲。
此外,報告里還有一些章節(jié)的表述,跟樓市有關。比如對當前中國發(fā)展所處階段的判斷時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不平衡”、“不充分”。如果放在城鎮(zhèn)化、經濟發(fā)展方面,“不充分”是指各地都有新的發(fā)展空間;“不平衡”則更多是指地區(qū)發(fā)展的不平衡。
中國正在實施“中心城市戰(zhàn)略”。目前已經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武漢、鄭州8個城市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未來估計會在華南、華東、東北、西北誕生一批新的“國家中心城市”,以解決中國發(fā)展不均衡、資源過度集中在東部的問題。
此外,報告里還提到了“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其中“財產性收入渠道”如何拓寬?恐怕還是跟房地產、金融產品的投資有關。這對于樓市是個“暖色調的”措辭。
另外,還有幾個重要的提法會影響到局部的樓市:
1、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wěn)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
2、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3、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qū)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
上述提法一,將提高農村戶籍的含金量;提法二,今天已經刺激了港口板塊的上漲,未來的“自由貿易港”將誕生在哪里,值得關注,弄不好上海還會拔得頭籌;提法三,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被放到了更高的位置上,是珠三角的利好。
(以上資訊來自新聞網)
更多關于:如果你對孝感房產房價有獨到的見解,在房產方面有任何疑問!不管是購房知識、樓盤信息、樓盤優(yōu)惠、樓盤綜合比較、購房推薦、陪購買房、砍價優(yōu)惠都可以添加小編微信(xfwfxm)咨詢了解……